滙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星期於韓國釜山的峰會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達成為期一年的戰術性關稅協議。這將令美國把與芬太尼相關的對華關稅從20%減至10%,並延長現有的對等關稅豁免一年。中國同意暫停其新公佈的稀土出口管制一年,並恢復向美國購買大豆。雙方同意暫停對航運業的貿易調查,並暫停對彼此船隻的港口費用一年。
貿易協議為期一年,並需每年重新談判,突顯其戰術性和靈活性,而兩國擱置更具挑戰性和結構性的基本分歧,如雙邊貿易不平衡、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以及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該行預計此戰術性協議將緩和雙邊貿易衝突,並減低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從而加強該行對美國、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的偏高比重立場。
儘管具有戰術性,該行預計該貿易協議將對中國的增長前景產生積極影響。假設美國對華關稅保持在新的有效稅率,即47.6%,這可能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帶來0.3個百分點的增長,並有助於恢復商業信心和投資需求。貿易協議為在中國和整個亞洲運營的國內外企業提供了必需的政策明確性,減低供應鏈的不確定性,其穩定性對中國的增長前景和亞洲的經濟穩定至關重要。
美國對中國的芬太尼相關關稅從20%減至10%,將使新加坡、日本、韓國相對中國的關稅優勢從15%至20%收窄至5%至10%。各東盟經濟體相對中國的關稅優勢將逐漸下降,並可能失去部分美國市場的收益。而對印度出口商而言,鑑於自8月底以來美國對印度產品徵收50%的關稅,縱使其此前擁有相對中國5%的關稅優勢,惟現時處於顯著劣勢。
該行對中國內地和香港股票持輕微偏高比重立場,並採用槓鈴策略,偏好受惠於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的國內科技龍頭,和通過派發高股息和加大股份回購以提高股本回報率的優質企業。該行對人民幣維持中性立場,人民幣兌美元於2025年底及2026年底的新預測分別為7.05及6.95。(ad/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