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不到三個月,外交政策便遭到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國際事務教授 Stephen M. Walt 嚴厲批評,直指其為「美國史上最不稱職」的領導。川普政府的決策不僅重創美國與盟友的關係,也使國內經濟遭受打擊,更導致美國在全球的聲望與影響力迅速滑落。
Walt 梳理出川普政府「搞砸美國外交政策」的五個關鍵步驟,逐步瓦解美國外交政策的根基,並警告這些錯誤恐對美國未來的國際角色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步驟一:任人唯親、打壓專業聲音,讓治理走向獨裁
Walt 指出,若要摧毀一個國家的政策判斷力,首先就是排除理性與專業。
川普上任後大肆任命對其絕對忠誠但缺乏專業背景的人士,排擠擁有專業能力與道德原則的官員,使決策過程喪失制衡機制。
歷史已多次證明,缺乏內部異議的結果常常導致國家陷入災難,例如史達林對蘇聯經濟的錯誤管理、毛澤東的大躍進、希特勒挑起戰爭,甚至小布希誤入伊拉克戰爭皆是很好的例證。政治評論家 Walter Lippmann 就曾說:「當所有人想法一致時,沒有人真的在思考。」
如今川普政府正重蹈覆轍,讓錯誤決策在無人監督下快速累積。
步驟二:挑釁盟友、激怒鄰國,削弱美國國際地位
有效的外交政策需要團結盟友、減少對手。但川普上任後卻四處挑釁,不但公開羞辱歐洲盟友、威脅要奪取丹麥領土,還與加拿大、墨西哥等鄰國關係緊張。
再加上片面退出國際組織、實施貿易關稅戰,導致全球市場動盪,美股大跌,經濟衰退預期加劇。
川普這種自我孤立的做法,不僅會盟友轉身離去,也會讓中國藉機在國際間扮演更穩健的角色。
步驟三:無視他國民族主義,反助對手凝聚國內民意
儘管川普自詡為民族主義代表,卻忽視他國的民族情感,導致外交誤判。他的冒犯性言論與強硬作風激起他國領袖反彈,反而讓他們透過對抗美國來提升自身政治支持。例如加拿大就因此轉向加強與其他國家合作,對美國政策造成反效果。
Walt 也指出,要讓像是加拿大這樣友好的鄰國敵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川普做到了。
步驟四:破壞國際秩序與多邊制度,失去全球信任
國際規範與制度是外交穩定的重要基礎。然而,川普政府卻頻繁退出協定、破壞多邊機制、展現極端不確定性,讓美國成為「不可信賴的合作夥伴」。
這不僅使美國在全球信用受損,也導致許多國家開始轉向更穩定的合作對象,使美國全球領導地位不再堅不可摧。
此外,對企業與投資者而言,川普的不可預測也重創市場信心,使經濟面臨更高風險。
步驟五:打壓學術與科學研究,動搖美國創新根基
最後,美國長期的科技領先與經濟強勢,仰賴的是穩健的學術研究與知識體系。然而川普政府對知識與科學表現出強烈敵意,不但削減科研經費、關閉機構、壓制異見,甚至還任命缺乏專業能力的官員主導學術與科技政策,引發爭議。
這些做法都導致人才流失、創新停滯,長遠而言也進一步動搖了美國科技領導地位與國家競爭力。
從內部治理到對外關係、從政策制定到知識基礎,川普政府的錯誤決策在短時間內讓美國更加孤立、混亂且缺乏未來方向。Walt 直言說:「這樣的領導方式,不會讓美國再次偉大,只會讓它逐步邊緣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