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期這個財報季的焦點將會集中在關稅;而最新的幾份財報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的兩支成分股、美國企業的中堅力量:威瑞森電信 (Verizon)(VZ.US) 和 3M (MMM.US) 明確表示:如果關稅確定實施,它們將轉嫁成本給客戶。
Verizon 執行長維斯特伯格 (Hans Vestberg)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被問及關稅影響時表示:「我們不會承擔關稅的任何大幅上漲。這最終會打擊市場上的消費者。但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我們不知道關稅最終會如何變化。」
某些分析師表示,如果在美國組裝,iPhone 的價格可能會上漲近兩倍。
3M 則提供了 2025 年的最新財測,預計關稅將對每股產生 0.2 至 0.4 美元的負面影響;根據該公司第 1 季末的流通股數量計算,損失約為 2 至 3 億美元。
然而,該公司在財報中指出,該財測已納入進口關稅的負面影響考量,但對成本降低和價格有正面影響。
換句話說,3M 知道隨著關稅生效,它將不得不為部分進口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並準備轉嫁更高的價格來抵消大部分成本;或者正如其財務長馬赫許瓦里 (Anurag Maheshwari) 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所說的:「在可行的情況下選擇性漲價。」
波士頓 Fed 的一項研究發現,美國人擔心關稅導致價格上漲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並引用晨間諮詢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計劃將與關稅相關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唯一的問題在於轉嫁的程度,而不是是否轉嫁。
聯準會主席鮑爾上周在芝加哥發表演說時表示,關稅「很可能至少會導致通膨暫時上升」。他還警告這種通膨可能會持續下去,並強調聯準會有「義務」確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一些美國最大的企業計劃轉嫁成本,這只是未來幾個月美國勞工面臨的問題的一部分。
《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最嚴厲的關稅,一些小型企業可能面臨滅絕的邊緣。本月稍早時,商業通訊《Feed Me》報導了食品、美容和其他保健行業的十多家小企業如何因成本急劇上升而面臨類似的生存問題。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員工人數超過 1000 人的公司約占美國就業人數的 42%。員工人數少於 250 人的企業占比也大致相同。
威瑞森和 3M 等大型企業擁有資產負債表和市場地位,可以吸收或轉嫁成本,並在美國經濟不確定的時期順利度過。規模較小的企業可能面臨生死存亡。
這兩類公司都使相同比例的美國勞動力面臨風險。那些在大公司工作的人總是擔心裁員計劃最終會影響落到頭上,關稅可能會加速強化速度。但對於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與關稅相關的成本關係到生存問題。
正如維斯特伯格在威瑞森電話會議上所說的那樣,「沒有人會對關稅掉以輕心。」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