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彭博》周三 (7 日) 報導,蘋果 (AAPL.US) 正積極考慮調整 Safari 瀏覽器的搜尋選項,未來將可能納入多家人工智慧 (AI) 搜尋引擎,以因應與 Google(GOOGL.US) 間價值 200 億美元的預設搜尋合作協議可能終止所帶來的變化。
蘋果服務業務資深副總裁 Eddy Cue 周三在美國司法部對 Alphabet(Google 母公司) 壟斷案的作證中透露,AI 技術正在改變使用者習慣,Safari 上個月的搜尋量首度出現下滑,他將其歸因於用戶轉向使用 AI 工具。
Cue 認為,包括 OpenAI、Perplexity AI、Anthropic 在內的新興 AI 搜尋服務,終將取代傳統搜尋引擎如 Google。他也坦言,蘋果已經與 Perplexity 有過討論,並正評估納入更多 AI 搜尋供應商,例如深度求索 (DeepSeek) 與 Grok 等。
AI 搜尋挑戰升溫 Cue 坦言曾與 Google 談不攏
目前,蘋果已將 OpenAI 的 ChatGPT 整合進 Siri 功能,並預計在今年稍晚新增 Google 的 AI 搜尋產品 Gemini。Cue 透露,去年蘋果最終選擇 ChatGPT 為 iOS 18 的「Apple Intelligence」一部分,是在與 Google 進行評估後所做的決定。他指出,Google 當時提供的條件「包含很多蘋果無法接受的條款」,最終選擇 OpenAI 作為合作對象。
Cue 強調,過去除了 Google 外,其他搜尋選項都不具可行性,但隨著 AI 搜尋技術崛起,「今天的選擇遠比以往更有潛力,因為這些新玩家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
Google 仍是財務主力
儘管對 AI 搜尋前景充滿期待,Cue 也坦承目前與 Google 的搜尋預設合作仍是財務重心之一,他坦言:「我曾為了失去這筆分潤而夜不能寐。」他強調,Google 至今仍提供最好的財務條件,是 Safari 預設搜尋的最佳選擇。
兩家公司去年進一步擴大合作,將 Google Lens 影像識別功能整合至 iPhone 的「Visual Intelligence」功能,讓用戶可透過拍照直接啟用 Google AI 分析影像。
Cue 同時指出,蘋果與微軟 Bing 的合作協議也已修改為「每年更新」,仍非 Safari 的預設搜尋引擎。
Cue:未來 10 年可能連 iPhone 都不再需要
談到技術變革,Cue 表示:「10 年後我們可能根本不需要 iPhone,聽起來雖瘋狂,但科技變化就是這樣。」他強調,真正的競爭來自技術轉移,而 AI 就是一場全新的技術轉移。
Cue 指出,AI 搜尋目前仍需加強搜尋索引的深度與完整性,但即使如此,生成式 AI 所帶來的其他體驗優勢,足以吸引用戶轉換使用。他說:「現在有足夠多的資金與參與者,我不認為 AI 搜尋的轉換會停下來。」
蘋果與 Google 兩家公司股價在 Cue 證詞後同步下挫,Alphabet 周三盤中跌幅一度達 7%,拖累整體大盤轉為下跌,蘋果股價盤中也下跌最多 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