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德里電視台 (NDTV)》周日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原定於 25 日至 29 日赴新德里進行貿易磋商的美國代表團突然取消行程,導致兩國原擬 9 至 10 月敲定首階段貿易協定的最後期限面臨不確定性。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令本已緊張的美印貿易關係雪上加霜。
事件背景源自於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印度實施的關稅重拳。8 月 6 日,川普簽署行政令,以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宣布對印度輸美產品加徵 25% 額外關稅,疊加此前因貿易壁壘問題徵收的 25% 關稅,美國對印度商品總體關稅稅率已飆升至 50%。
川普關稅制裁措施將於 8 月 27 日正式生效,而印度外交部當天即發表聲明譴責美方做法「不公平、不公正」,重申進口俄羅斯石油是基於保障能源安全的商業決策。
面對白宮持續施壓,印度總理莫迪在上周五 (15 日) 獨立日演講中強硬表態說道:「印度絕不會犧牲本國利益,特別是在農民、漁民等勞動群體權益問題上絕不讓步。」
儘管未直接點名美國,但莫迪嚴厲批評「經濟自私主義」,強調將全力推進「印度製造」戰略,宣布年底前推出首產款 1200 多個晶片。
值得注意的是,醫藥產業作為印度對美前三大出口領域,正面臨川普威脅徵收最高 250% 關稅的潛在打擊。印度 2024-2025 年度出口額超過 105 億美元。
市場反應迅速顯現,印度鋼鐵燒結工協會指出,美國訂單取消潮已導致金屬製品產業生產停滯,大量貨物積壓。
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也表示,出口企業因原物料貸款和艙位預訂陷入困境,業者正與政府緊急協商對策。
印度輿論普遍擔憂,美方關稅政策不僅擾亂雙邊貿易,更將拖累全球貿易成長,最終反噬美國經濟。
儘管印度透露正透過部長級會談、外交管道等多重機制全面推進與美貿易磋商,且莫迪下月底聯合國大會期間可能跟川普會面,但美國突取消談判團隊行程,為後續對話蒙上厚重陰影。
分析人士指出,在農產品市場准入、能源合作等核心議題分歧未解的背景下,這場貿易博弈正考驗著兩個新興大國與守成強國的戰略耐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