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營運商那斯達克周三 (3 日) 提出更嚴格的上市標準提案,特別針對來自中國等「限制性市場」的企業,旨在提升市場流動性並保護投資者。此提案已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進行審查,若獲批准,將迅速實施。
根據提案,主要營運地在中國的公司未來若想在那斯達克上市,其公開募股 (IPO) 的募資金額至少需達到 2500 萬美元。這項規定恢復了那斯達克過去對來自特定市場發行人的門檻要求。此外,提案還針對所有新上市公司,若依據淨利潤標準申請上市,其公開流通股的最低市值將要求達到 1500 萬美元。
那斯達克執行副總裁兼全球首席法律、風險與監管長 John Zecca 表示:「這些強化措施反映了我們持續致力於讓標準與市場現實同步發展的承諾。」他補充說,提高最低門檻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公開市場投資者的流動性。
此次規則修訂的背後,是那斯達克對交易活動進行審查後的結果,特別是觀察到與「潛在的『拉高出貨』(pump-and-dump) 騙局」相關的交易模式。
交易所指出,隨著公司估值和市場動態的轉變,有必要重新校準最低流動性標準。為了應對潛在的市場操縱行為,那斯達克也將持續向 SEC 及美國金融業監管局 (FINRA) 通報可疑交易,並深化與國內外監管機構的合作。
對於已上市但存在缺陷且上市證券市值低於 500 萬美元的公司,那斯達克提議加快其停牌和下市的程序。
此舉正值一個特殊時機。儘管中美關係緊張且監管審查日益嚴格,但由於中國國內上市規則繁瑣,以及赴美上市有望獲得更高估值,今年尋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數量創下紀錄。事實上,早在 6 月,華爾街的最高監管機構 (SEC) 就曾點名中國,尋求提高上市申請公司的資訊揭露要求。
目前已有超過 100 家中國企業在美國上市,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和百度等科技巨頭。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的數據,截至今年 3 月,這些公司的總市值約為 1 兆美元。近期,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熱潮並未減退,例如茶飲連鎖品牌「霸王茶姬」(Chagee) 於 4 月在那斯達克成功上市,募資 4.11 億美元,成為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企業赴美 IPO 案之一。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