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周二 (9 日) 報導,荷蘭晶片設備大廠艾司摩爾 (ASML)(ASML.US) 宣布斥資 15 億美元入股法國人工智慧 (AI) 新創 Mistral,成為其最大股東。此舉被視為提振歐洲 AI 抱負、強化區域數位自主的重要一步,並在與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科技貿易競爭下,替歐洲科技產業注入新希望。
政治與產業象徵意義
根據路透報導,ASML 將取得 Mistral 約 11% 的股份。Mistral 常被視為歐洲 AI 領頭羊,但其融資來源中也包含多家美國資金,例如 DST Global、Andreessen Horowitz 與 General Catalyst,最新估值略低於 120 億美元。
此交易引發歐洲政壇與產業界正面回響。歐洲議會議員游恩 - 古登 (Stephanie Yon-Courtin) 表示:「這是歐洲的重大轉折,將最頂尖的半導體專業與尖端 AI 結合,強化數位自主,推動創新,並向全球科技巨頭傳遞明確訊號:歐洲準備好要領先,而非跟隨。」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德國總理梅爾茨等領袖近來都呼籲歐洲必須鞏固數位自主,避免過度依賴美國科技企業,並在川普就貿易與防務議題多次批評歐洲之際,更顯此一戰略緊迫性。前義大利總理德拉基 (Mario Draghi) 去年曾提交近 400 頁報告,呼籲歐盟加快經濟與科技發展步伐,以追趕美國與亞洲競爭對手。
分析人士認為,艾司摩爾入股 Mistral 的實際技術效益仍待觀察,但其政治意涵顯著。創投公司 Plural 合夥人塔姆基維 (Sten Tamkivi) 指出:「這反映出歐洲思維正在轉變,代表我們有機會更好地運用硬體資產,強化主權自主。」
歐洲科技自主挑戰仍存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芮尼耶 (Thomas Regnier) 表示:「歐洲必須建立自有數位能力,並投資於科技自主。」歐盟正在推動新規,讓新創更容易在 27 國市場間運作,以避免人才與資金外流至美國。
不過,歐洲仍面臨數項挑戰:大型企業對本地新創投資或採用意願不足,加上區域監管相對嚴苛,阻礙新創發展。
儘管如此,Mistral 執行長門施 (Arthur Mensch) 強調:「歐洲的確正在進步,但這樣的雄心必須伴隨歐盟與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才真正有意義。」
歐洲創業者與投資人組成的倡議平台「EU-Inc」目前已有逾 1.6 萬名支持者,致力推動區域科技實力。楊-庫坦補充說,她特別欣慰能看到「歐洲投資人支持歐洲 AI 冠軍」,象徵自主願景逐步落實。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