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日本富士軟件公司週四宣佈,在第二輪要約收購結束後,KKR集團(KKR.US) 目前已持有該公司近58%的股份,至此,KKR與競爭對手貝恩資本為將這家軟件開發商私有化而展開的激烈爭奪戰終於落下帷幕。
這兩傢俬募股權巨頭為收購富士軟件公司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競購大戰。據路透社計算,KKR的兩階段要約收購對該公司的估值約為41億美元。
這場收購戰可謂波折不斷,貝恩資本曾發起罕見的敵意收購,而KKR也威脅要對貝恩採取法律行動。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的數據顯示,收購完成後,KKR對富士軟件公司的收購將成為今年迄今為止日本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KKR採用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兩階段要約收購流程。在貝恩資本表現出收購意向後,KKR提高了第二階段的收購報價,隨後在貝恩資本暗示將給出更高價格時,KKR再次加價。最終,其在第二階段每股9850日元的報價成功中標。
貝恩資本週一表示將撤回收購提議,但直到週四,KKR才明確獲得了超過53.2%的股份,這一比例是擠出其他投資者所需的最低持股比例。
KKR週四在另一份聲明中稱,已計劃在4月下旬召開特別股東大會,討論強制收購剩餘股份的相關事宜。
富士軟件公司不僅是一家系統集成企業,還擁有頗具價值的房地產資產。圍繞它展開的這場收購大戰凸顯出日本已成為企業併購的熱門地區。全球基金越來越多地在日本尋找投資目標,那些被認為存在公司治理問題或資產利用不足的企業備受關注,機構認為,這些企業通過改革有望提升股東價值,極具潛力。
KKR於去年8月首次提出收購要約,貝恩資本在10月以更高報價迴應,並且得到了富士軟件公司創始人Hiroshi Nozawa的支持。
儘管如此,富士軟件公司的董事會更傾向於KKR,這促使貝恩資本在去年12月發起敵意收購,並加大了對董事會的批評力度。
由於貝恩資本拒絕按照董事會要求,處理在盡職調查中獲取的機密信息,KKR要求富士軟件公司對貝恩採取法律行動。
貝恩資本並未正式發起要約收購,稱其收購行動首先以獲得富士軟件公司的支持為前提,而在董事會明確反對其收購後,又表示以KKR收購失敗為條件。
KKR稱,截至去年12月的財年中,富士軟件公司的收入達到3175億日元,創歷史新高,營業利潤為220億日元,兩項數據均增長約6%。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