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发表报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三(2日)的「对等关税」落地,客观而言,本次加徵关税虽难免对中国经济带来挑战,但认为相比2018年或者相比过去3年,中国股票市场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包括地缘叙事和科技叙事的变化,以及中国资产本身的估值优势,和宏观政策发力的空间。总体而言,该行认为中国股票市场中短期仍具备相对韧性,「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
从最新数据来看,中国市场在全球主动基金的持仓占比由2021年初14.6%降至2024年最低的5%,连续两年相比被动基金低配约1个百分点。从持股占比的维度,境外资金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从2021年高点10%降至当前7.5%左右。但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後,近期加徵大额关税,加强对非法移民的驱逐,以及DOGE削减财政开支都对美国经济带来紧缩效应,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美国和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大幅上升,创2021年以来的新高。
相关内容《大行》建银国际:内银为动荡市场中安全避风港 首选工行(01398.HK)
特朗普的政策组合引发全球对美国经济过度乐观前景的重新审视,面对当前美国「确定的不确定性」,全球投资者被迫开始新一轮「地缘再重估」。本轮关税加徵美元不涨反跌,这种反常可能也在反应全球资金不再将美元视作避险货币,资金从美国市场外流的压力加大,近期非美其他市场获得资金流入。外资「长钱」进行再配置後是否回流中国,需要取决於国内基本面的修复,但也意味着中国市场获得外资「长钱」流入的潜力渐现,从近年来中美股市的低相关性来看,中国资产对於全球资金具备风险分散价值。
该行认为,对风险资产的表现不必悲观。一方面,经历过此前贸易摩擦经验,该行预计本轮中国政府在应对上将更有针对性,对於美国出口的依赖性也低於过去,而且过去三年中国持续较大力度治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为当前政策空间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宏观政策发生积极转变,去年「924」之後政策更加积极让市场看到了决策层的执行力,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该行认为外部风险超预期将促使国内逆周期政策更坚定的加大力度。而且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今年工作任务的首位。这意味着国策框架更为重视从过往强调供给向需求倾斜,在外需面临不确定背景下,稳内需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这将是稳住中国市场自身风险溢价的关键。
配置层面上,短期波动环境下配置可能需要以稳为主,红利低波股票或相对占优,受益内需政策发力的消费和投资板块也有交易机会。中期维度,该行在近期发布报告指成长行业中期走势取决於产业景气度和盈利周期,DeepSeek的突破为AI应用场景发展提供了条件,当前AI产业的高景气或仍在早期,该行认为未来从算力、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到应用环节有望逐步兑现盈利,仍是中期的重要主线,回调将迎来布局机会。未来伴随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有效需求回升,消费领域有望逐步迎来趋势性行情。(wl/u)
相关内容《大行》高盛列亚太区具「可持续」质素的强劲回报、增长及价值的股份名单(表)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