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創新藥上漲,石藥集團拉升漲超13%,樂普生物-b漲9%,金斯瑞生物科技漲超5%,帶動港股醫藥ETF上漲。
廣發港股創新藥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藥ETF、萬家港股創新藥ETF基金、銀華港股創新藥ETF漲超2%;匯添富恆生生物科技ETF、富國恆生醫療ETF、南方恆生生物科技ETF、銀華港股通醫藥ETF、博時恆生醫療ETF、平安港股醫藥ETF、鵬華恆生生物科技ETF、易方達港股通醫藥ETF漲超1.5%。
消息面上,6月5日,石藥集團發佈公告,集團開發的腺苷鈷胺膠囊(0.5mg)(“該產品”)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註冊批件,並視同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據悉,該產品屬於維生素B12類藥物,適用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妊娠期貧血、多發性神經炎、神經根炎、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神經麻痺的治療,也可用於營養性疾患以及放射線和藥物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的輔助治療。該產品的獲批將進一步豐富集團在血液和神經系統治療領域的產品線。
樂普生物公告,自主研發的候選藥物MRG003(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靶向創新型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候選藥物,用於治療複發性或轉移性鼻咽癌(R/M NPC))的關鍵註冊性臨床研究結果於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以“重磅研究摘要(LBA)”形式公佈,並於會上作口頭報告。
金斯瑞生物科技宣佈,其聯營公司傳奇生物於6月3日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6-K表格,併發布新聞稿公佈了CARTITUDE-1研究的最新資料,顯示了僅接受單次CARVYKTI(西達基奧侖賽,cilta-cel)輸注,未接受維持治療或後續骨髓瘤治療的長期結果。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在五年或更長時間未出現疾病進展。
交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醫藥板塊行情穩中向好,今年可望成為關鍵轉折之年。當中政策短期擾動基本出清,更多利好政策可望落實,而行業未來兩年盈利高增長確定性強,短期盈利預測逐步上調,另創新藥出海熱潮延續亦是利好因素。對於下半年,該行認為醫藥板塊受宏觀環境復甦、降息週期及政策利好帶動,後續機會將來自當前仍被低估、長期增長空間清晰及催化劑豐富的個股。 創新藥方面,該行預期龍頭生物科技企業將集中迎來損益平衡轉折點,推薦康方生物、榮昌生物、科倫博泰。至於處方藥板塊,該行籲關注短期業績增長和具長期創新增值空間的個股,重點推薦先聲藥業。另外,CXO方式看好藥明合聯和金斯瑞。對於民營醫院領域,則推薦短期增長確定性強及長期擴張路徑清晰的固生堂和海吉亞醫療,同時關注政策紅利效應顯著的錦欣生殖。
興業證券‘認為創新藥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的創新藥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創新藥的政策支持+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兌現的核心趨勢顯現。同時,可關注基本面開始改善的創新藥產業鏈,海外業務中訂單和業績已開始恢復,國內業務具備自主可控邏輯。國內方面,2025年需求有望迎來複蘇,若經濟基本面預期轉好,消費醫療領域(醫療服務、中藥OTC與連鎖藥店等)基本面有望實現回升。同時,醫療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來改善。此外,AI醫療作為科技方向,有望為醫藥產業帶來新的變化,其產業趨勢值得重視。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