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利好消息持續發酵,生物醫藥股集體走強,港股創新藥板塊方向漲幅靠前,信達生物大漲超15%領先,再鼎醫藥漲超10%。
港股醫藥ETF領漲,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藥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藥ETF、廣發港股創新藥ETF、銀華港股創新藥ETF、易方達恆生創新藥ETF、景順長城港股創新藥50ETF漲超4%;港股通創新藥ETF工銀、萬家港股創新藥ETF基金、富國恆生醫療ETF、南方恆生生物科技ETF、華夏恆生醫藥ETF、大成恆生醫療ETF基金、匯添富恆生生物科技ETF、嘉實恆生醫療指數ETF漲超3%;平安港股醫藥ETF、易方達港股通醫藥ETF、鵬華香港醫藥ETF、銀華港股通醫藥ETF、博時恆生醫療ETF、西藏東財創新藥ETF滬港深、創新藥ETF華泰柏瑞漲超2.5%。
年初至今,華泰柏瑞恆生創新藥ETF、匯添富港股通創新藥ETF漲超50%。
消息面上,行業迎多重利好:
1.2025ASCO揭幕,中國創新藥資產繼續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2025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當地時間5/30-6/3在美國芝加哥舉行。本次ASCO中國創新藥資產的口頭報告(oral+rapid oral+LBA)數量達73項,創歷史新高,報告企業不乏恆瑞醫藥、中國生物製藥、科倫藥業等Pharma,亦有信達生物、百濟神州、康方生物等Biotech。
2.11款創新藥同日獲批:5月29日,國家藥監局(NMPA)披露了近期獲批上市的11款創新藥物。11款創新藥中,10款產品出自上市公司體系,其中主板恆瑞醫藥3款,復星醫藥2款,邁威生物、特寶生物、百濟神洲、澤璟製藥、海創藥業各1款。相關研發成果涉及雙抗、融合蛋白、氘代等多個新藥研發技術領域,更廣泛覆蓋了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等治療領域,此外還涉及罕見病用藥和兒童用藥。
3.藥師幫宣佈與越疆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協作機器人及AI產品在醫藥領域的應用展開深度合作。 根據本次協議,雙方將以醫藥協作機器人、醫藥AI大模型、藥品物聯網技術等為核心,共同探索協作機器人及相關AI產品在藥品研發、倉儲、配送、實時零售、用藥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推動機器人與醫藥產業融合升級。合作初期將聚焦藥店與藥倉協作機器人,目前首個項目已完成可行性論證、技術路線分析等前期工作,進入測試平台搭建階段。根據協議,雙方將共享技術數據及合作中新產生的知識產權,藥師幫獲得該項目機器人在醫藥行業的獨家銷售權。
4.摩根大通:上調信達生物目標價至74港元 續列為生物科技公司中的首選股。
摩根大通發表研報指,信達生物旗下PD-1/IL-2alpha-bias雙特異性抗體融合蛋白產品IBI363及和重組人源抗CLDN18.2偶聯物(ADC)IBI343最新研究數據都令人鼓舞,認為兩款藥物擁有較大潛力,因此將潛在內地銷售額預測上調,並新增兩款候選藥物的潛在美國市場銷售額預測,因為預期信達可能將該兩項資產授權出海或自行啟動全球開發。 摩通目前估算IBI363的中國銷售額可達25億元,美國銷售額或接近10億美元,而IBI343中國銷售額預測達到15億元,美國銷售額可能達2.5億美元。該行將其目標價從55港元上調至74港元,繼續列為生物科技公司中的首選股,將2029至2033年公司總銷售預測上調7%至45%,維持“增持”評級。
5.石藥近期或完成3筆超50億美元授權交易:5月30日,石藥集團發佈公告,公司正與若干獨立第三方就三項潛在交易進行磋商,涉及有關集團若干產品EGFR-ADC及由集團技術平台開發的其他藥品)在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方面的授權及合作。每項潛在交易項下,可能應付予集團的潛在首付款、潛在開發里程碑付款及潛在商業化里程碑付款,合計可能達到約50億美元。
對於創新藥板塊,海通國際認為,經過十餘年來的發展,中國創新藥已走到國際舞台中央,一個又一個交易額突破新高的海外BD反映了MNC對中國創新藥資產的需求已遠大於對地緣風險的擔憂。隨着頭部創新藥企已經開始批量進入扭虧為盈的新發展階段,中生代Biotech旗下優質資產迎來BD浪潮開始密集出海,傳統藥企走出集採陰影、創新藥業務進入兌現期迎來估值重估,中國創新藥產業及創新藥投資有望持續迎來高景氣。
中郵證券表示,創新藥板塊近期具備較多催化,海外BD、ASCO大會等事件持續提高板塊熱度。國內創新藥企迎來估值重塑,有望成為貫穿全年的投資主線。下半年國家醫保談判為重要事件,談判前成功獲批上市創新藥有望通過國談進入醫保實現加速放量。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