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GSK達成重磅合作,恆瑞醫藥暴漲。恆瑞醫藥港股漲超18%,股價來到80港元,A股直接漲停,創2021年7月以來新高。
消息面上,恆瑞醫藥公告,與生物製藥公司GSK達成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不包括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地區)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GSK。
GSK將向恆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項目均獲得行使選擇權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實現,恆瑞將有資格獲得未來基於成功開發、註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
在政策支持、出海加速、業績增長等多重利好驅動下,港股醫藥板塊上演飆漲行情。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和鉑醫藥、加科思、三生製藥等15家創新藥企年內漲幅超過200%。
年內最牛ETF榜單來了,港股創新藥霸榜。港股通創新藥ETF、恆生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港股創新藥ETF、港股創新藥50ETF、港股通醫療ETF富國年內漲幅超90%。
隨着醫藥股行情回暖,公募基金繼續加倉。
公募基金二季度末重倉持股的醫藥股總市值為3009億元,相較於一季度末的2739億元,提升9.86%。
截至二季度末,全部公募基金重倉持股中,醫藥股持倉比為 9.77%,較一季度末上升0.72%;醫藥公募基金重倉持股中,醫藥股持倉比 94.59%,上升0.84%。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倉持股市值前五的醫藥股分別為恆瑞醫藥(321 億元)、藥明康德 (251 億元)、邁瑞醫療(227 億元)、信達生物(155 億元)、聯影醫療(119 億元)。
公募基金重倉持股市值增長前五的醫藥股分別為信達生物(+105 億)、三生製藥(+72 億)、信立泰(+37 億)、石藥集團(+33 億)、京東健康(+31 億)。
興業證券認為創新藥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創新藥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政策支持+全球競爭力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兌現。同時,可關注基本面開始改善的創新藥產業鏈,海外業務方面訂單和業績已開始恢復,國內業務具備自主可控邏輯,上游業績已出現復甦趨勢。國內方面,2025年需求有望迎來複蘇,若經濟基本面預期轉好,消費醫療領域(醫療服務、中藥OTC與連鎖藥店等)基本面有望實現回升。同時,醫療器械2025年亦有望迎來改善。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