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醫藥板塊尾盤拉升,君實生物尾盤飆升,今日漲超33%;樂普生物大漲超14%。
ETF方面,港股創新藥ETF、恆生創新藥ETF漲超3%;港股創新藥ETF基金、港股通創新藥ETF、港股通創新藥ETF工銀、恆生創新藥ETF、港股通醫藥ETF、香港醫藥ETF、港股創新藥精選ETF、港股通醫藥ETF、港股創新藥50ETF漲超2%。
外資加倉港股醫藥,香港交易所信息顯示,7月30日,花旗對藥明康德(2359.HK)持倉比例從7%升至8.59%。7月30日,瑞銀集團對藥明康德(2359.HK)持倉比例從7.98%升至8.45%。
里昂發表研究報告指,中國醫療健康行業流動性及基本面持續改善,維持對醫療健康板塊正面看法。該行指出,行業基本面持續復甦,7月院內處方量按月提升,隨着更多創新藥放量,第三季行業盈利有望實現顯著增長,加上美債不確定性可能促使資金重新配置,進一步改善創新藥資產流動性,相信行業拐點已過,未來將迎來盈喜等正面催化劑。
從基本面看,2025年上半年,全球醫藥交易數量達456筆,同比增長32%;首付款總額達118億美元,同比激增136%;交易總金額高達1304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涉及中國的交易貢獻了近50%的總金額和超過30%的交易數量。而7月又有多家創新藥公司達成大額授權交易,包含120億美元的“天價授權”,證明了國產創新藥的BD能力以及管線海外價值。
交銀國際認為,本輪港股創新藥行情核心驅動力是價值重估,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原因在於: 1.頭部創新藥企的前瞻12個月市銷率與熊市以來的歷史均值基本持平,雖略高於美股可比公司、但營收增長預期亦遠高於後者;收入達峯時的市銷率對於創新藥企長期潛力更有指導意義,目前港股龍頭在3倍左右,低於美股平均的4倍,個別公司僅有2倍左右; 2.今年上半年內資持續通過港股通加倉,但外資在創新藥中的倉位處於底部,後者可能偏好基本面紮實、性價比顯著的標的。 綜上,看好創新藥板塊整體繼續修復的機會。
工銀瑞信基金認為,創新藥產業趨勢向好,嶄露出國際領先的創新實力,當前對外授權行情方興未艾,依然只進展到半場,未來半年至一年將有大量對外授權交易等待落地,有望持續支撐基本面,並不斷為行業帶來催化。儘管近期板塊漲幅較大,也出現了一定波動,行業整體估值不低,但行業龍頭依然有空間,尚未出現泡沫,加上還有至少十幾個授權有望陸續落地,其中包括多個百億美金級別的大額交易,整體看好創新藥產業鏈投資機會。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