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港股公司綠景中國地產(00095)擔保的一筆1月2日到期的商業票據已出現違約情形,據悉,目前該票據的投資者已通過代表機構發函,要求綠景中國承擔擔保責任。
1月8日,綠景中國盤中大幅下挫,最高跌超10%,反映市場擔心是此次違約對公司造成進一步的流動性危機。不過,截至目前,綠景中國尚未公告有關此票據違約的信息。
公司股價從11月中開始已開始下跌,11月8日至今,股價已大幅度下跌超56%,讓市場擔心其流動性是否對公司的其他債務產生直接的影響。
(行情來源:富途)
票據違約未公告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違約的票據,由寶石國際有限公司發行於2024年1月2日,涉及1.14億港元 LVGEM 8
01/02/25(XS2738072094)、527.8萬美元 LVGEM 8 01/02/25(XS2738082218)以及4050萬元人民幣 LVGEM
8 01/02/25(XS2738064158)多幣種票據。
這些票據均由綠景中國承擔擔保責任。根據發行條款,綠景中國已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擔保發行人根據票據應付的所有款項的到期支付。如果違約事件發生,持有人可以向發行人和擔保人發出書面通知,要求立即支付到期本息。
透過上市公司的違約和交叉違約規則來看,此番綠景中國債券違約或將帶來較大不利的經營影響。
根據票據發行規則“第13.19條”披露,“當發行人違反其貸款協議的條款時對其運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貸款人可以要求立即還款,如果貸款人沒有就違約行為發出豁免,發行人必須在合理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公佈此類信息;以及第13.09條披露,“在不影響第13.10條的情況下,如果交易所認為或發行人的證券可能存在虛假市場,發行人必須在與交易所協商後,在合理可行的情況下儘快公佈避免其證券出現虛假市場所需的信息。”
然而,截至目前,綠景中國並未償還該票據。與此同時,綠景中國也並未像其他房企一樣按照上市條例,通過上市公司平台發佈任何相關違約公告。
據悉,截至2024年上半年,黃康境通過景崇集團有限公司持股綠景中國47.08%,為綠景中國實控人,而知名房企萬科也位列綠景中國主要股東列表中,持股比例約為5.89%。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違約票據所屬綠景中國實控人黃康境私人擔保,此番違約,一旦被付諸法堂,綠景中國及實控人恐面臨不利影響。
資金流動性“告急”?
近年來,綠景中國一直面臨較大的償債壓力。
2022年年初,惠譽就下調綠景中國長期外幣發行人評級至“B-”,展望“負面”,惠譽當時給出的理由是綠景中國面臨流動性緊張和再融資風險。
對此,綠景中國也多次在公告中承認面臨階段性流動資金壓力,並將採取包括重續、延長既有貸款,融資及調整銷售策略等措施緩解壓力。在2024年中報中,綠景中國再次提到,將提升流動性,最大限度降低經營風險。
為儘快回籠資金,2024年上半年,綠景中國出售了虹灣購物中心的部分商業和車位,同時又以租賃方式,將該物業及車位租回。這筆賬面價值接近13億元的資產,綠景中國以8.14億元的價格出售,產生的虧損近4億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綠景中國持有的銀行存款及現金共42.7億元,其總負債同比再次上升至771.54億元,資產負債比率進一步攀升至73.5%,而淨資產負債率經計算則達到了277.44%。
查看其財務數據,公司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為170.53億元,按照賬上的現金金額遠遠未能覆蓋其一年內到期債務。
從經營層面來看,受大環境及行業發展狀況影響,綠景中國近年來經營持續下行。從2022年開始公司每年均為虧損,2023年全年虧損更超過21億。2024年上半年,綠景中國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但毛利率下滑明顯。該報告期內綠景中國6個月的虧損已達到16.1億元,較上年度的虧損5.8億元大幅增加。
旗下項目開發仍需大量資金
綠景中國是全國體量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深圳綠景白石洲項目的開發商。2024年上半年,綠景白石洲一期項目是綠景中國重要的房地產銷售收入來源。
但在目前的市場氣氛下,綠景白石洲項目整體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加上,近期該項目由於銀團放款有問題,被爆未及時向村民發放拆遷過渡金。
早在2022年上半年,綠景中國為解決流動性危機,就引入萬科作為戰略性股東,向白石洲項目注資23億元,並向萬科讓渡了白石洲項目三、四期的分紅權。
綠景白石洲一期項目雖然2023年9月開始銷售,但按照監管要求,銷售資金回籠後卻需要被監管用作項目“保交樓”來支付工程款,故並未能用於上市公司的日常開支以及償還其他債務。加上項目還未竣工,後續仍然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按照計劃,接下來綠景中國還將推動綠景白石洲一期商業、南山外國語教育集團白石洲學校、綠景白石洲二、三、四期等部分。
此次票據違約引起市場上有關爆雷的擔心,若未來綠景中國不能及時解決流動性問題,或將對整體經營產生重大不確定性。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