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表示,美國向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對環球貿易、投資及經濟環境造成嚴重衝擊,這對香港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經民聯就應對關稅戰提出三大建議。
第一,特區政府應及時採取措施支援商界。包括進一步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延長「還息不還本」安排12個月。重推信保局疫情期間的「百分百信用限額提升計劃」。暫緩今年3月推行的「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及「BUD專項基金」收緊資助比例、首期撥款比例的「理順」措施。提高「BUD專項基金」每家企業累計資助上限至1,000萬元,擴大適用市場至所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重新推出寬免或補貼水電費、政府收費及商業登記費等短期支援措施。
相關內容《大行》大華繼顯降港交所(00388.HK)目標價至394元 首季純利受中國人工智能熱潮帶動
第二,發揮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拓展貿易空間。包括成立專項「搶企業」基金,提供補貼或「握手費」吸引龍頭及潛力初創企業落戶;配合和聯動相關公營及半官方機構的力量、資源和措施,吸引內地中小企來港發展、併船出海。舉辦大型國際貿易高峰會,探討關稅戰背景下的合作機遇。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開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進程。加快建設「一帶一路」綜合服務中心,拓展東盟及「一帶一路」市場;並由行政長官牽頭,率領高層及商界訪問歐洲,拓展經貿合作。
第三,強化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吸納國際資金。包括研究吸納因全球資產市場震盪而來港避險的國際資金。設法爭取有意從美國退市的中概股優先選擇回流香港上市。加快開發創新金融產品,發展官方認證的港元穩定幣和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適應去美元化趨勢,助推人民幣國際化。(da/u)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