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滙自2020年以來再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數個交易日內金管局向市場注資近1,300億元。渣打金融市場大中華區及北亞宏觀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馮思果認為,港滙多次在紐約交易時段觸及強方兌換保證,而且買港元金額亦以該時段較高,可見是歐美投資者對港元需求大增。
馮思果又指,由於美國政策引發眾多不明朗因素,投資者對後市發展愈來愈多憂慮,情況有如數年前的中國資產,容易引發悲觀情緒,美元資產不再被視為有「完美估值」;相反,內地政府不斷和市場溝通挽回信心,「人民幣始終是亞洲貨幣的重心」,引發資金由美元回到亞洲。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渣打(02888.HK)首季度盈利超預期17% 上調每股盈測
資金湧港一般被視為利好股市的訊號,但馮思果提醒,「快錢」較多是對沖基金帶來,美滙急挫不得不大規模就亞幣空倉平倉,考慮到現時港股表現並非特別好,經濟亦面對一定的挑戰,今次港元需求急增,恐怕會來得快走得亦快。
及至今年5月初,有近1300億元資金短時間內進入港元市場,馮思果稱,投資者未找到合適資產,暫時停泊於港元債市令收益率大跌,現時外資對香港的看法不再如往年悲觀,未來能否吸引更多長線資金,更重要的是經濟環境是否可以改善。
馮思果又提到,暫時未見到資金大舉買人民幣債券,而近期人民幣滙價回穩,主要反映美滙回落,不過,全球對美元穩定的信心已經有所動搖,引發今輪重新配置,開始有大型投資者研究增加人債持倉,以配合日益增加的人民幣貿易結算趨勢。
相關內容《大行》滙豐研究料美聯儲局今年6月、9月及12月將各減息25個基點
當「快錢」離港,下一個目的地可能是回到美元市場。馮思果指出,美元資產流通性始終最高,美股近日又回到「解放日」前水平,「由美元市場分散是合理選擇,但始終不可能太快。」(ss/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