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發表全球宏觀報告表示,就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於社交媒體發佈長文,藉以中國實施稀土等相關物項出口管制為由,宣布從今年11月1日起美國對華關稅稅率將額外增加100%,並威脅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對華出口管制。截至昨日(13日),距離特朗普宣布加徵關稅僅過去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副總統萬斯便先後公開表態,釋放緩和信號,隨後態勢顯著緩和。特朗普在美東時間午後1時左右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對華關係一切都會好」,語氣較此前的強硬表態出現明顯轉變。幾乎同一時間,美國副總統萬斯表示如果中方願意持理性態度,美國也願意和中方談判。
鑑於中美雙方領導人即將在10月底的韓國APEC峰會舉行會晤,本輪升級的時點以及隨後美方的表態,這更傾向於是雙方在正式談判前各自增加籌碼的博弈行為,為即將到來的峰會談判爭取更有利的位置。
相關內容《大行》花旗升港交所(00388.HK)目標價至510元 料上季多賺52%
交銀國際指,美方態度轉變如此迅速,也令此次升級更傾向於是一次談判前的博弈施壓。從特朗普政府的行為模式來看,本次行為似乎仍符合市場相對熟悉「先施壓、再釋放善意」的「TACO」策略,且已成為其慣用的談判手法。回顧今年4月的「對等關稅」事件,特朗普同樣在市場恐慌情緒達到頂點後迅速轉向,最終推動首輪中美經貿會談的啟動。
綜上,該行傾向於認為本輪擬實施的大規模關稅加徵措施的落地概率並不高。特朗普政府深知,在當前美國經濟面臨內外挑戰的背景下,全面升級對華關稅水平,將帶來較為顯著且充滿變數的衝擊-不僅會推高美國國內通脹預期,正在進行的降息週期亦有可能因此被打斷,進而或影響其2026年美國中期選舉的選情。此外,當前美國政府亦面臨政治和經濟多重內部約束。因此,交銀國際認為,後續雙方有較大概率會在峰會期間達成緩和安排,從而為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穩定創造條件。對於中國資產而言,短期波動應不改中期趨勢,調整既是買入機會。
該行認為,這種短期不確定性對中國股市的「慢牛」前景的影響相對有限。其一,本輪升級更傾向於是談判策略而非終局,後續出現緩和的概率較大;其二,中國經濟的內生動能正在修復,政策工具箱依然充足,即使外部環境出現擾動,政策仍有足夠空間進行對沖;其三,當前市場估值水平儘管有所修復,但相較歷史中樞和國際可比市場仍處於合理偏低區間,安全邊際依然存在。(wl/da)
相關內容《大行》國泰海通料港股本季有望創年內新高 科技仍是主線 關注新消費及創新藥資產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