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易方達基金再出手,變更旗下8只ETF簡稱,統一按照“標的指數+ETF+管理人名稱”的規則命名。這是易方達繼上個月批量修改 17 只 ETF 簡稱後,再次推進產品名稱標準化進程。
通過接連出手,易方達基金積極推動命名標準化,直擊當前ETF命名易混淆、辨識度低等問題與痛點,進而提升投資者的篩選和決策效率,便利投資者開展ETF投資。
直擊ETF命名的三重迷霧
近年來,國內ETF市場呈現迅猛擴張態勢。2025年2月,全市場ETF產品數量已突破1000只,總規模攀升至3.7萬億元。然而,在市場規模快速擴容的同時,產品命名混亂問題也日益凸顯,給投資者造成困擾。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到,此次易方達今年以來更名涉及的25只ETF產品,主要調整包括:
1.精準對標指數,命名更貼近標的指數名稱。例如,跟蹤上證中盤指數的“中盤ETF”變更為“上證中盤ETF易方達”,更貼近標的指數,投資者能從名稱中清晰得知這隻ETF反映的是滬市中盤股票表現,避免誤以為是全市場的中盤股票。
2.刪除宂餘字樣。例如,“滬港深300ETF基金”中,去除重複的“基金”字樣;"中證 1000 指數 ETF" 簡化為 "中證 1000ETF 易方達",去除重複的 "指數" 字樣。
3.末尾統一添加“易方達“,強化管理人辨識度。通過加入管理人名稱,強化品牌標識,可以讓投資者一眼識別出是哪家基金公司的產品,提升公司產品識別度。
更名後,易方達旗下產品ETF簡稱更加清晰、簡明、易辨識,解決了ETF產品辨識度不高問題,並有助於優化投資者的篩選和投資決策效率。
作為行業的領軍者之一,此次易方達於業內率先大批量推動ETF簡稱標準化,則是又一推動行業進步的先行之舉。有業內認知指出,此舉也將有助於引領整體ETF市場發展的進一步規範化。
最大程度便利投資者,提升投資效率
作為管理規模超千億的 ETF 巨頭,易方達近年的業務發展路徑逐漸清晰。
當前,易方達已形成豐富的產品矩陣。其中,易方達基金旗下共管理80餘隻ETF,覆蓋行業主題、規模、策略、跨境、商品、債券等多個類別,涵蓋A股、港股、美股、日股等多個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簡單透明、低成本的投資“工具箱”,可滿足投資者多元化配置需求。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在易方達當前產品矩陣中,有30只左右ETF是按照“指數+ETF”的規則命名,整體命名已較為標準、清晰、簡單,投資者可以通過簡稱迅速明確ETF跟蹤的標的指數等信息。
易方達努力推動ETF標準化命名,本質是行業從業者服務意識覺醒的縮影。通過建立規範的命名標準,既解決了現存產品識別難題,又保留高辨識度產品的市場認知慣性,展現頭部機構平衡創新與傳承的智慧。
以投資者為中心,最大程度便利投資者,提升ETF投資效率,優化ETF投資體驗。繼率先降低ETF費率後,更名則是易方達優化投資者體驗的延續。
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為,ETF 名稱規範化不僅關乎投資者體驗改善,更是市場成熟度的重要標誌。隨着我國ETF規模持續擴容,建立行業統一的命名規範、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將成為提升市場效率的關鍵舉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